作为电脑初级班和国画班班主任,陈超英将“热爱岗位、忠于职守、亲情服务、敢于管理、甘心付出、乐于奉献”做为座右铭,自觉增强当好班主任的责任感和光荣感。
在严格执行考勤基础上,遇到两次没来学校上课的学员,她会及时挂电话了解情况,掌握一手资料,实行动态管理。若遇到生病住院的,也能上门探望,让学员安心养病,早日归队。面对老年学员时,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从“尊老、敬老”的角度出发,伤情的语言不说,损老的事情不做,诚心诚意为学员服务。正是实践了“亲情服务”,促使大家团结一致,在和谐班级学习、活动中享受教育、更新知识、学会快乐、收获幸福。
陈超英在工作中自觉把“学员安康”放在首位,面对六七十岁的老年人,生理的自然规律必然显现,需时时关注、时时提醒,细致周到,防徽杜渐。如遇到下雨天,当学员们走进教室时,她就关注他们脚上穿的鞋子,若鞋底磨光,就提醒他们回去路上要小心,到家后需更新鞋子。并且在班中提倡学员之间互相关照,让学员每一天“高高兴兴出门,平平安安回家,快快乐乐生活”。
陈超英以崇敬之心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工作。作为班主任,陈超英把工作重点放在服务与沟通上,即服务老师完成教学任务,为老师备好所需教学物品,维护课堂秩序和环境卫生,服务学员完成作业;又以崇敬之心和老师沟通,把学员的意见与老师交流,同时引导学员尊重老师。老师也是平凡人,当他们的劳动获得学员、学校、社会的认可和好评,他们的人格和劳动得到尊重,就更能发挥自己的潜能,乐意为老年教育奉献自己的光和热。
国画班教室因深度深,使坐后面的学员无法看到老师在黑板上作画示范,由此引发抢占前排座位现象。面对这一情况,陈超英就站在黑板旁,用手机录下老师作画示范的视频,课后将视频发到班群里,供学员温习。既解决了学员课后补漏问题,又解决抢占前排位置矛盾。此外,每次下课后,她都会及时做好公共卫生,确保教室干净整洁,深受学员好评。
陈超英担任班主任,用心用情为学员服务,工作上敢于创新,履职尽责,善于思考、总结、提升,主动撰写文章《国画教学线上超过线下效果》,发表在2020年12月10 日的《厦门老年大学报》,报道学校在疫情期间的办学情况;撰写的论文《借助名校平台创新办好老年大学---记厦大老年大学办学创新做法与思考》在“2021年全省老年教育优秀论文”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。